做一個有夢想的奮斗者
王椋 阜陽公司界首分公司運營管理部員工
2016年1季度★皖新好人
王椋,阜陽公司界首市分公司一位普普通通的員工,2004年參軍入伍,2007年考入書香圣殿——新華書店,現在界首公司運營管理部工作。他工作勤勤懇懇、任勞任怨,不僅出色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,同時以堅強和愛,撐起一個溫暖的家庭。
獲得國家開放大學優秀學員獎學金——工作以來,王椋一直深深感到自己知識的匱乏,決定工作之余再次踏進學校。在阜陽電大,資深的老師,活躍的課堂,使他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。五年的時光,汗與淚,苦與樂,勤與專,破繭而出的他,2015年獲得國家開放大學優秀學員獎學金。他還先后參加了集團一體化信息平臺培訓以及erp上線培訓,有幸與授課老師以及全省的信息員坐在一起溝通交流、答疑解惑,并將所學的業務知識得心應手地應用于工作中。
先后兩次被界首市分公司評為“優秀員工”—— 送書到校、征訂到校、服務到生,工作到他手中,就會有條不紊展開。不僅積極完成好本職工作,他還積極協助其它部門做好工作,參與新員工入職面試、員工安全教育等,豐富了閱歷,提高了能力。他做事從不拖拉,一直以“今日事,今日畢”的原則去對待每一件事。積極參與公司組織的各種活動,與同事建立友好關系,加深工作的中的溝通與交流。他性格開朗,思想積極向上,總是保持著樂觀的態度,除了這些還努力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,陶冶情操,提高自己的素養。2013年和2015年,先后兩次被單位評為“優秀員工”。
做父母妻兒最堅強的依靠——2013年8月一個早晨,懷孕九個月的妻子到醫院例行體檢,醫生告訴她,雙胞胎嬰兒有一個沒有檢測到胎動及心率跳動,羊水渾濁,已經死亡。醫生考慮到另一個胎兒的安全,要求必須馬上動手術。當時還在加班的他,接到妻子哭泣的電話,立即趕往醫院,看到痛不欲生的妻子和家人,他強忍著悲痛去努力安慰他們,調整好妻子的心態,等待手術。做好妻子的工作,跟醫生溝通以后,他決定將剛出生的孩子立即轉送到蚌埠第一附屬醫院EICU病房。下午五點半左右,醫生告訴他,嬰兒患有急性腎衰竭、敗血癥、缺鐵性貧血,如果急性腎衰竭不能治愈,所有的藥物都沒辦法使用,只能放棄治療。他沒有放棄,在電話里只是告訴在家里等待消息的親人,說孩子正在接受治療,一切都會好起來的。也許是信念的力量,孩子奇跡般地治愈,這時的他才灑下熱淚。
王椋的父親王宏, 2014年5月在單位組織的體檢時檢查出右腎有異樣,醫生告訴他抓緊時間到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。王椋陪伴著父親又一次來到了蚌埠,所有的檢查指標都指向腫瘤,他卻淡淡告訴父親,只是個比較大的囊腫壓迫了右腎。需要趕緊做手術。2015年5月,時隔一年之后,父親體內的癌細胞已經擴散,需要二次右腎全切手術,父親開始懷疑了,他安慰父親說,上次囊腫沒有切除干凈,里面有些異物,手術嘛,總會有風險的。
兩次手術使得曾經身體倍棒的父親元氣大傷,身體不能動彈,也不能進食。他只能用棉簽蘸水幫父親濕濕嘴唇,每天四次的體溫測量,引流管要及時的捏流,導尿管要隨時觀察放掉,怕父親生褥瘡,還要時不時揉揉身體,熱毛巾擦拭。父親生病煩躁,作為兒子總是慢聲細語,面帶微笑地安慰父親,“等養好了病,到龍湖釣魚去?!庇捎陂L時間的操勞,王椋的痔瘡犯了疼痛難忍,為了不影響伺候父親,他決定連夜返家,找親戚開個飛刀,時間不允許他住院,打點消炎藥水,又趕緊返回醫院照顧父親。父親住院期間,工作方面的問題都是通過遠程操控電腦來解決,工作和生活兼顧。父親出院以后,不僅要定期復查,還要按時注射白介素和干擾素,每次打完針都會出現高燒惡心等不良反應,他總是想方設法勸慰父親消除抵觸情緒。
通過工作和生活的雙重歷練,他的收獲頗多,結識了一批兢兢業業、不辭辛苦、愛崗敬業、服務一流的同事和業務合作伙伴,擁有一個美滿溫情的家庭。未來的生活中,他將以百倍的信心和萬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戰,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,譜寫一個奮斗者更
美好的明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