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抱新變化 提升軟實力 ——讀《第四次工業革命--轉型的力量》有感
《第四次工業革命--轉型的力量》這本書是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,德國人克勞斯·施瓦布所著。施瓦布先生認為,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,這次革命剛剛開始,正在徹底顛覆我們的生活、工作和互相關聯的方式。無論是規模、廣度還是復雜程度,第四次工業革命都與人類過去經歷的變革截然不同。本書介紹了此次工業革命的本質、后果和影響,以及我們應采取什么措施利用本次工業革命為共同利益服務。書中列舉了可植入技術、數字化身份、智慧城市、無人駕駛汽車等二十多個預計在2025年前出現的新經濟引爆點,其中一個引爆點是關于人工智能與白領工作,預計到2025年30%的企業審計由人工智能完成。
2016年3月,谷歌圍棋人工智能AlphaGo以4:1的成績戰勝李世石,幾乎同時,德勤宣布與Kira Systems聯手,將人工智能(AI)引入會計、稅務、審計工作當中。引發了關于人工智能是否會代替審計工作的討論。作為一個審計從業者,我內心在呼喚這樣的新變化。
就像會計手工做賬發展到會計電算化,工具的進步,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。盡管可能有人一開始是不適應,但是當掌握了電算化的使用方法之后,卻沒有人愿意回到手工記賬的低效率時代。就像德勤所聲稱的,“通過減少閱讀時間,使人才投入到更有價值的工作中,更加關注戰略方面的事務?!?審計不只是簡單的閱讀合同和文件,原先從事這些基礎工作的同仁,如果能夠從這些工作中解放出來,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分析問題,針對性的提出專業建議,我們的工作將更有價值。就像領導一直要求我們的,由發現問題上升到解決問題??萍嫉倪M步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發現問題,而如何解決問題則是需要我們不斷地思考和總結的。
從內部審計職能的變化上來看,已經經歷了賬項導向、業務導向、管理導向和治理導向幾個階段,這些變化就是在審計方法和工具的進步的基礎上產生的。即便將來有一天,人工智能真的替代了我們目前從事的大部分工作,可能會有新的職能會賦予審計人,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與時俱進,關注科技發展的趨勢,調整好自己的定位,培養自己的核心價值。能夠支撐我們更好發展的,同時也是能夠抵御被人工智能替代風險的,就是溝通、協調、應變能力等軟技能。
施瓦布先生的預測,不該給我們帶來焦慮,但是應該給我們敲響警鐘,人工智能是把雙刃劍,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每個人都該去思考,怎么樣利用好這把劍,解放自己去做更多更有價值的事。就像作者所強調的,我們不必囿于“要么接受,要么拒絕”這樣非此即彼的二元選擇。相反,我們要把握這次劇烈的技術變革機會,反思我們的本質與世界觀。我們越深入思考如何利用這場技術革命,就越能審視自身以及這些技術所催生的潛在社會模式,我們也就更有機會推動社會的發展,從而改善世界狀況。
集團總部 李婷